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1节

“准备去几家?”上了车, 顾之晏问她。

“今天先去五家,看看情况。”

沈娇宁在笔记本上写了很多, 但出门时并没有把本子带上, 只把各报刊地址那页撕下来放在口袋里。出去谈判, 首先不能露怯。

她选择的第一家是个小报社, 她觉得一开始也许还不熟练,选择难度小一些的报社可以练练手,其次是, 即便谈不成,损失也小一些。

接待他们的是一名记者,看到是两个亚洲人, 懒散地问:“是什么新闻?”

沈娇宁说了一遍, 顾之晏翻译道:“是一部新舞剧,它突破了传统的古典芭蕾, 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。贵报社假如可以前来记录并报道这次演出……”

他用词精准,发音流利, 不但沈娇宁心里默默点头,连记者都诧异地看了他一眼。

不过记者还是打断他:“抱歉,我先问一下,你们是亚裔英国人吗?是这里的舞团有了新作品?”

“不是的, 我们是中国舞者, 带来了中国的芭蕾舞剧。”

记者便吃惊地说:“中国!天哪,那里也有芭蕾吗?你们是穿长袍马褂跳舞吗?”

他们只好解释:“虽然不是浪漫舞衣或古典舞衣,但也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。女孩子们也穿漂亮的裙子, 非要说的话,和浪漫舞衣更接近一些。”

古典舞衣是指《天鹅湖》等舞剧中的舞衣,裙子的长度在膝盖以上,有多层纱布,浪漫舞衣则长及脚踝。《森灵》中女舞者的裙子长度到小腿,只有单层丝绸布料,沈娇宁只能这么形容。

事实上,要是过来演出《白毛女》,里面还真有人穿长袍马褂……

记者像在听什么奇闻似的:“哦哦哦。”

他随即又道:“虽然你们说得好像很有吸引力,但是我不能去。我得报道人们更关心的新闻,这是我的工作,不能感情用事,抱歉,两位来自中国的客人。”他站起来,表情无奈地摊手摇头,准备送客。

第一家会被拒绝,也算是有心理准备。然而等他们又去了其他三家,才知道这第一家报社的记者已经是最客气最温和的了,也许是因为这一家没有名气,业务量少,记者才有空坐下来跟他们交流。

第四家报社根本就没让他们坐下来,听明来意,直接而略带傲慢道:“芭蕾舞剧我们一般只报道当地舞团,你们知道的,这里有全国最优秀的舞团。”有了最优秀的舞团,为什么还要去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